技术文章
首页 >> 技术文章 >> 水质监测系统如何调控养殖池塘水质
- 发布日期:2015-12-09 浏览次数:2728
- 水质监测系统简介2016-05-31
- 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?2016-03-22
- 国内水质监测系统发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?2016-02-25
- 我国水质监测系统的四大发展趋势2016-02-18
水质监测系统如何调控养殖池塘水质
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的基础上,根据池塘及水质周年和季节变化规律,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水质进行综合人工调控。水质监测系统应用在池塘水质的调节监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每年冬季和早春水温低,可利用养殖空闲,对池塘进行整理,包括干塘、冻晒、清淤。养殖过程中氮大部分被脱掉,而碳则被合成为腐殖质而保留,干塘、晒塘时好氧微生物则需要大量的氮,因此,将氮、碳比提高到1:12~15会大幅度提高有机物的分解速度,提高晒塘效果,缩短干塘时间。对越冬养殖池塘,在冬季应保持髙水位,及时破冰或淸除冰上积雪,保持和提高水中溶氧含量。早春及时更换池水,改善养殖水质。同时,早春季节加换新水还可起到施肥的作用,因为在冬季各种生物死亡后,其营养物质释放于水中,使水中营养盐含量增加,通过加水为池水补充养分,促进浮游生物繁殖,增加水中溶氧和饵料生物的数量。春季或秋季放养鱼种时,应配养适量的鲢、鳙等滤食性鱼类,以调节和改善养殖水质。
利用水质监测系统对于蓝绿色和砖红色水,采取大量换水、搅动水体增氧,必要时,局部用硫酸铜或络合碘等药物杀灭浮游生物,配合加水防泛塘,增施磷肥或微生态菌肥等进行综合调控。对于淡灰色和黑灰色水,采取增施磷肥的方法调节;对于乳白色水,.采用杀虫剂药杀浮游动物和增施化肥的方法进行调节,若施化肥的效果不佳,显示水质中还缺乏其他营养素,则采取施用适量有机肥配合调节。此外,对于某些养殖模式,由于鱼种放养不合理,如放养鲢鱼、鳙鱼密度过大,对池塘浮游生物的滤食强度较髙,尽管施肥,浮游生物仍难以繁殖、生长,故此时应轮捕鲢鱼、鳙鱼,减少其数量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