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发布日期:2015-12-16 浏览次数:2640
- 水质监测系统简介2016-05-31
- 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?2016-03-22
- 国内水质监测系统发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?2016-02-25
- 我国水质监测系统的四大发展趋势2016-02-18
水产养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,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水产养殖业依然是粗放经营的方式存在,缺乏对水质环境的监控,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喂和用药极大的恶化了水质环境,影响水产品质量,加剧水产病害的发生,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、水环境污染、养殖风险等问题非常严重。因此,水产养殖业必须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。需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水产养殖智能监控水平,通过采用水质信息智能感知、可靠传输、智能信息处理、智能控制等水质监测系统物联网技术,实现对水产品养殖全过程的自动监控与精细管理,有效增加水产品产量,提升水产品质量,减少养殖风险,降低生产成本,减轻劳动强度,扩大生产规模,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水质监测是保证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,水质监测系统其目的是监测养殖水体温度、DO(溶解氧)、pH、深度、电导率(盐度)、浊度、叶绿素、氨氮等对水产品生长有重大影响的水质参数,根据需要进行水质调节,为水产品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。目前国内的水产养殖业基本上仍采用人工取样、化学分析的监测方式,耗时费力、精度不高、即时性差,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。一些企业配备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或水质在线监测仪,但由于国内技术和产品不过关,基本都是采用进口设备,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高。随着集约化、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推广,我国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高精度、高稳定性和可靠性、低成本、适合国内水产养殖模式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系统。
水质监测系统集成智能水质传感器、无线传感网、无线通信、嵌入式系统、自动控制等技术,可自动采集养殖水质参数,并通过Zigbee、GPRS、3G等无线传输方式将水质参数信息上报到监控中心或网络服务器,用户可以通过手机、PAD、电脑等终端实时查看养殖水质环境信息,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及水质预警信息,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,实时调整控制设备,实现科学养殖与管理,最终实现节能降耗、绿色环保、增产增收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