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发布日期:2015-11-04 浏览次数:2695
溶氧在产生的同时也会被消耗、怎样才能使水体当中的溶氧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了。那么、我们就需要“开源节流”就是增加水体溶氧的来源、减少水体溶氧的消耗、使溶氧有剩余。之前我们提到了增加溶氧的来源、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溶氧的消耗有哪些:
1、养殖对象(鱼虾蟹)的呼吸作用。
2、底部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过程中、一些好氧细菌对溶氧的消耗。
3、水体里面的浮游生物的消耗。藻类自身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下、也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。水体里面的轮虫或是枝角类自身也会消耗氧气、同时会吃掉水体里面的部分藻类、从而使水体当中产氧能力减弱。
4、溶解氧的逸出。
利用水质在线检测仪的检测,实时的做出处理措施,那么要想提高水体当中的溶氧、我们需要从增加来源方面和减少消耗两方面着手。
主要操作步骤如下:
1、肥好一塘水:定期的向水体里面添加藻类繁殖所需的营养元素、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、维持藻类的数量。
2、增加水体当中的增氧机数量:在天气晴好的中午和下午、适当的开启增氧机、增强水体的流动性、将底部一些耗氧的物质搅到溶氧丰富的中上层、让其氧化分解、减少底部溶氧的消耗。
3、定期的使用一些带增氧成分的底质改良剂和增氧粉:提高水体的溶氧。
4、适当的出售一部分商品鱼、虾、蟹、减少存塘量:减少养殖动物对溶氧的消耗。
5、养殖周期结束以后、尽量的清除过多的淤泥:平时投饵的时候一定要观察鱼的吃食情况、减少饲料的浪费以及水体有机质的产生。
6、控制水体浮游生物的数量:平时巡塘的时候观察池边是否有过多的枝角类、同时定期把水拿到显微镜下检测藻类和轮虫的情况、发现它们繁殖过多的时候、在天气晴好的时候、适当的控制其数量。